文字大小 S M L

首頁引發食物中毒的細菌、病毒、寄生蟲組織胺中毒

組織胺中毒

您是否曾在吃魚的時候,感覺舌頭「刺痛」、有臉部泛紅,或出現蕁麻疹呢?
如果不是食物過敏,那就可能是名為組織胺的化學物質引起的食物中毒。


1 何謂組織胺中毒

症狀

多數情況下,患者會在食用後1小時內發生臉部(特別是嘴巴周圍和耳垂)泛紅、出現蕁麻疹、頭痛、嘔吐、腹瀉等症狀。症狀嚴重的話可能導致呼吸困難或意識不清,但沒有發生過死亡案例。

圖:主訴頭痛的女性

引起中毒的食品

會引起中毒的食品,幾乎都是含有大量名為「組織胺」的胺基酸類紅肉魚及其加工食品。2012年到2021年間在東京都內發生的案例中,最多的是青魽,其次是沙丁魚、鬼頭刀和秋刀魚。
國外的話,也有出現過雞肉、火腿、切達起司引起中毒的情況。


想了解實際食物中毒案例者請看這裡 (Japanese)

2 預防食物中毒的重點

組織胺一旦生成,即使烹調加熱等也不會被分解。
因此,關鍵在於抑制組織胺生成菌增殖與酵素作用,防止組織胺產生。從原料(魚類的話是從死亡瞬間算起)到最終產品被食用之間的穩定溫度管理非常重要。


食物中毒預防宣傳單請看這裡 (Japanese)

給各位消費者

  1. 生鮮魚類請勿放置於常溫下,請盡快放入冰箱保存。
  2. 組織胺生產菌大量存在於魚鰓與內臟中,因此在購買魚類後請盡快清除魚鰓和內臟。
  3. 即使已經冷藏保存,也請盡快食用完畢。
  4. 請勿食用可能已經不新鮮的魚類。
  5. 紅肉魚乾等加工品,也請低溫保存。
  6. 冷凍紅肉魚退冰時,請採用放在冰箱冷藏室內退冰等方式,盡可能在低溫環境下快速退冰。請避免反覆退冰再冷凍。
  7. 食品中若含有大量組織胺,食用時可能會感到舌頭有「刺痛感」。如果刺痛感並非辛香料造成,就請立刻停止食用。
  8. 若嘴唇和舌尖感覺到異常刺激,請停止食用並丟棄該食品。

給各位業者

  為了防止組織胺中毒,請徹底做好以下衛生管理。
 
  1. 保存生鮮魚類時,必須立刻冷藏、冷凍。
  2. 解凍或加工時,必須徹底做好低溫管理。
  3. 不使用已經不新鮮的魚類。
  4. 使用做好妥善溫度控管的原料,例如選擇可信賴的業者購買原料。

3 組織胺中毒與食物過敏的區別

組織胺中毒和食物過敏都會出現同樣的症狀,但組織胺中毒是攝取了食品中含有的組織胺引起,與過敏體質無關。任何人都有可能發生組織胺中毒。


4 關於組織胺生產菌

紅肉魚(鮪魚、青魽、秋刀魚、鯖魚、沙丁魚等)含有大量組胺酸,會在組織胺生成菌所產生的酵素作用下轉化為組織胺。食用超過100毫克的組織胺,就有可能引起食物中毒。 某些組織胺生產菌可能存在於海水中,在捕撈漁獲時就已經附著在魚體上。


圖
圖 組織胺生成機制


組織胺生產菌有很多種類,特徵如下所列。


大致上可以分為存在於海水中的海洋性細菌,和存在於人類及動物腸道內的腸內菌科細菌等2種。
海洋性組織胺生產菌可能在捕撈漁獲時,就已經附著在魚體上。
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P.damselae 等
腸內菌科的組織胺生產菌,可能在漁獲捕撈後進行處理時附著在魚體上。
Morganella morganii(摩根氏桿菌)、Raoultella planticola 等
每種細菌容易繁殖的溫度不一,有在25℃~40℃之間繁殖的細菌(中溫菌),和在0℃~10℃之間也能繁殖的細菌(低溫菌)。
低溫菌在冷藏環境下也會增加,因此若長期保存生鮮紅肉魚或紅肉魚乾,就有可能在保存期間內產生。

參考文獻

  1. 食物中毒預防必攜第2版(社團法人日本食品衛生協會)
  2. 厚生勞動省網站「關於組織胺中毒」(Japanese)


▲ 移至本頁面頂部


東京都保健医療局:〒163-8001 東京都新宿區西新宿二丁目8番1號

Copyright © Bureau of Public Health, Tokyo Metropolitan Government. All rights reserved.